费书网
费书网 > 林语堂自传 > 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

 

,断然而无疑(见athanasiangreed)。今日教会,这项信条还明明的摆着。且必须把三位关系分析停当,然后三位神可以各归入他们的逻辑鸽屋里。这就大费争辩了。三位都是与宇宙俱来,不是创造的,而耶稣独是神父所≈ap;ot;生≈ap;ot;。但是圣神既非所生,那末,圣神是怎样关系呢?那些僧院学者断定:不是≈ap;ot;生≈ap;ot;,而是≈ap;ot;出≈ap;ot;(proceedeth),这种玩意儿只有学者干得出来。解者自解,听者自听,但是如果你说圣神是上帝所≈ap;ot;生≈ap;ot;,便是邪道,应驱逐出教。他们是那样心雄万夫,判定上帝的关系了。然而事情尚未完。圣神是直接

≈ap;ot;出≈ap;ot;于神父或是间接≈ap;ot;出≈ap;ot;于神子?真有这回事,因为这直接间接之争辩,希腊公教脱离天主教而独立,以异端邪教相视了。

再如概念是真实或是虚名(realistandnoalist)之争辩,一直发源于柏拉图之所谓象及亚里斯多德之所谓范畴(即分类)。同类同名,是否名同而已,还是别有独立之象在先?一直到十一世aberd之时,那时争辩犹甚烈。在abberd初办巴黎大学之时,巴黎大学生就为这争辩在街上打架。十七世纪巴斯葛(bisepascal1623-1662)时犹争辩未已。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海涅(heirrichhee)描写神道学生的争辩,也是如此。海涅是个通人,又是幽默大家,写来真有趣。今日二十世纪萨尔忒(sartre)犹汲汲争辩esse及existentia(begandexistence)之先后异同,而萨尔忒之所以有资格称为哲学家,就是他在辨≈ap;ot;常有≈ap;ot;≈ap;ot;常无≈ap;ot;及≈ap;ot;存在≈ap;ot;的书中letreectleneant能详细剖析这些抽象观念之精意。

西方这种精微的分析,起于逻辑,故重于知。所谓知之辩论,不但指知识论(episte摸logy)之知,而是广泛的凡事物之理的知。这倾向当然着重于知之是非,及抽象的分析。但是六合之内,圣人论而不议,春秋经世,圣人议而不辩。抽象的辩论愈多,则人生立身安命之道愈丢在脑后。后来这所谓知,即科学真确可以证实之知。凡无法适用科学证实的问题,都闭口不敢言。开其端者是近代哲学始祖笛卡儿(renedescartes,1566-1650),所以巴斯葛说:≈ap;ot;我不能原谅笛卡儿≈ap;ot;。我也不能原谅笛卡儿。因为他的影响后人,必然削减哲学之区域,凡人生立身安命之大本大经,不能证实的,摈之门外,不敢谈而不屑谈了(见上第二段)。请问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,有什么方法可用逻辑去处置?

总而言之,我们看见(西方人也看见)科学知识之节节前进,虽然常常调整,但是是一种稳扎稳打的办法,而哲学的悬空理论,几千百年来,讲来讲去,尔是我非,尔非我是,重翻旧案,毫无进展,所以亟思改善,赶上科学的方法,而且治哲学的人,多半是治数学的人。世事茫茫渺渺,惟数学与逻辑为可靠的工具,所以现代哲学思想乃为数学所统制。十七世纪的巴斯葛就是数学巨擘,笛卡儿出身,也是以科学与哲学合一为职志,近人若罗素及anwhitehead更是明显的例。罗素自身以数学名,他的企图就是要把数学归入逻辑范围,或者整理逻辑,使能容纳数学。数学与逻辑是科学的工具,所以大体上,今日哲学已成为数学的附庸,道跑那里去了?谁管?这是今日西方哲学所以脱离人生的空虚现象。

衬救之道,今日哲学有二条恰恰相反之道:一是摒开一大部分不谈,而使哲学纯粹科学化。这是所谓≈ap;ot;逻辑的证实主义≈ap;ot;。意思是把上帝、永生、灵魂、善恶、爱情这些名词完全摒开。他们以为这些名词,不但混杂含糊,而且了无意义(senseless),应专以科学的≈ap;ot;证实≈ap;ot;(verifiability)为主。所以生出现代风行的新的语意学(seantics)。这些人专在研究语义之变化范围与构造。另一方向,即所谓存在主义,或有神论(如kierkegaard)或明白的无神论(如萨尔忒)。以上走第一条路的人所不谈的,这些人乃大谈特谈。总而言之,又回到人生切身道德问题,而社会人生良心自由乃成为研讨之中心。他们对人生之负责,如sartre,ca虽然是无神论,却能使人肃然起敬,而他们所觉得在黑暗里的摸索哀鸣,更使人可怕。

在这混乱场中,有几个人是矫立不倚,形神俱足的,一是esantanaya(1863-1952)因为他是主张妙悟的,叫人无法归类。一是美国诗人walhitan(他说≈ap;ot;我就是我≈ap;ot;,不像笛卡儿乞求哀怜于他的gito来证明其有我相)。在哲学上,最近于中国思想的有两位。一是上文已经说到十九世纪英国唯一的大哲学家勃莱利。他文字佻挞,批评各种支离破碎之论,体无完肤,而重立情感(feelg)在哲学上的地位。又一位是法国柏格森hlbergn(1859-1941),独创直觉与逻辑对立之说。他的巨著时间与自由,在法文原名简直是同于王阳明的≈ap;ot;致良知≈ap;ot;(essaisurlesdonneesidiatesdenscience)而能为直觉树立充分的哲学基础。因为法国人头脑有这一点妙语,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非常完满可喜的,而实际上是与数学派的哲学家背道而驰的。所以勃莱利普通人不甚了了,而柏格森煊赫一时,因为他有≈ap;ot;创造的天演论≈ap;ot;,为人所注意。实际上,他们还不会懂得柏格森。

(四)有干劲与无干劲的儒家

我有一句话想说说,儒家正心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,自然是儒道之中心思想,也是儒道的本源,也是吾国思想系统所以独异于西方哲学,而足以救西方专求知不求道的空疏迂阔之谬。但是西方虽无儒学,却能生出很多的名相干才,(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之gdstone,disraeli及美国之佛兰克林、林肯等。)远超过清代以名臣兼名儒的朱学者流。如何使儒学适合今日世界,由致虚守寂的静的儒道,变为有作为有干劲的动的儒道而成为一种活的力量。——这倒是应当推求的根本问题。我想孔孟强哉矫哉活泼泼的道理,经过宋儒受佛学的熏陶,由动转入静,而沦于半禅定或准禅定的状态,是个中国的差错。要回复孔孟教人的力量,非夺朱回孔不可。

上文已经说过,中国二千五百年来的思想,无论如何变化,千锤百炼,不离其宗,总是实践好不好在其次,读书不读书也是工具,并非目的。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≈ap;ot;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≈ap;ot;。明明是孔子之明训,人做好了,还有≈ap;ot;余力≈ap;ot;,才去读书。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,≈ap;ot;虽曰不曾读书,我必说他已经读过书。≈ap;ot;(子夏)孔门看来,读书不是那么要紧,为什么呢?孔门求可行之道而已,平易笃实,直截了当。孔子不曾讲本体,也不曾讲功夫,更不谈性与天道。后来佛学东渐,晋唐极盛,中国思想,已是禅家的天下,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