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书网
费书网 > 戴高山文集 > 不理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不理解

 

常常在一些开发区的街道或公共小区的拐角处,看到一些用手推车做成的烧饼摊子。我也是一打工仔,虽然有时感觉此类摊子所卖的食品不太卫生,但偶尔也跟朋友一道,做乐了买点尝尝。据说,这种烧饼就叫某大郎烧饼。然而,让我泄气的是,在黄色的烧饼袋上,竟然写上这样的广告词“某大郎烧饼——中国比萨”

我记得有次看过一篇文章,讲的是道德经。文章倒是不错的,但却在题目上豁然地贯上——道德经一本中国圣经,看了之后,觉得心中总有些不适的感觉。

我不敢说这位朋友崇洋媚外,那是不公正的!他旨在于弘扬道德经,推销中国文化。但有一点,我对他假用圣经为题,颇有些意见。觉得,道教做为中国传统国教,道德经显然是无可比拟的,犯不着拿着圣经来贯名!这让我想起一句中国话——何苦呢?

是的,这是何苦呢?在这里,让我们先讲讲某大郎烧饼与意大利比萨吧!

传说,马可波罗来到中国,吃过一种北方烧饼。后来,他想起这种烧饼就想吃。于是,他请中国人教他这种烧饼的做法,并且把他融入到航海生活中。后来,这种北方烧饼的烧制方法,传到意大利——就是现代比萨饼的由来。

当然,这种北方烧饼是不是某大郎烧饼,这个故事并没有说。然而,马可波罗来到中国,那可是大元朝的事了;而某大郎烧饼,却自北宋之前就有了!因此,若比久远,意大利的比萨,根本和某大郎烧饼没得比。再者,如果这个传说有据可考,那么,中国的烧饼,就是意大利比萨的始祖。

今天,当意大利比萨在世界各国风行时,中国的北方烧饼却还在民间冷落,并且举步维艰。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,更为可笑的是,把某大郎烧饼说成中国比萨,那真是把爷爷当孙子养,是件丢人现眼的大事。

而把道德经比做圣经,就年份来讲,圣经确实早于道德经,大概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编撰。而老子的生活时间,是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间。因此,道德经晚于圣经,说圣经比道德经老大,自然无可厚非。可关键是,把一部中国人视为国教的书,借用“圣经”来显摆,确实大为不必!

个人以为,论说道德经就论说道德经,何必要拿西方的圣经来贯名捧场呢?既然我们说的是国粹,则更应该站在中国的立场和文化角度上来考评。把一部古经,说出中国的味道来!

这里还有一则官司,打的是葡萄酒是不是土特产的问题。于是,律师用一句唐诗作为引证,说葡萄酒原来就是中国的土特产!为何?君不见古人吟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中国唐朝以前就有葡萄美酒。那么请问,是中国人的葡萄酒久远,还是法国人的呢?

做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国度,能让我们挖掘的文化,实在太多,犯不着拿西方文化来说事。当广告和信息不断刺激经济时,一些洋玩艺儿不断取代我们的民族文化。人们说的想的,都是人家如何如何发达,而不考虑这种发达来自何方?为什么发达?

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昨天,也有过苦难落后的近代史。但是,很多人却不思想,为什么我们会落后?一个原本辉煌的民族,为什么会堕落到让人欺凌的地步?当我们面对外界事物,从向往、接触、接受、相融、到最终可悲地被俘虏并被取代,这种过程体现在民族性不够坚强之上。

诚然,民族世界化,地球同村化了!但做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民族,我们更应该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。如何保持古老的自尊,如何发扬古老的传承,我们的经济思想,不旦要改革开放,也要继承传承。当西方人惊呼中国人口入侵时,我们有没有想过,我们入侵的只是人口,而精神和文化却让别人同化、甚至奴役了?

就算经济开发融入国际轨道,我们还是要站在民族基点上,没有必要出现“某大郎烧饼——中国比萨”这样的广告词。如此,确实崇洋媚外!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